國家公園
旅遊台灣 > 國家公園 >
 
 

台灣自然觀光資源相當豐富,自1961年開始推動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育工作,1972年制定「國家公園相繼成立墾丁、玉山、陽明山、太魯閣、雪霸、金門、東沙環礁、台江與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,共9座國家公園,以維護國家資產。

這9大國家公園除了美麗的景色之外,更蘊含著豐富的生態,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大自然神奇奧妙的無窮力量。


 
墾丁國家公園
  www.ktnp.gov.tw

成立於1984年1月,位於恆春半島南部,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,三面臨海,為我國少數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之一,面積合計共33,289.59公頃。

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不斷的作用,陸地與海洋彼此交蝕影響,造就本區奇特多樣的地理景觀,像是珊瑚礁石灰岩台地、海蝕地形、崩崖地形、河口湖泊等等。

特殊的海陸位置加上熱帶氣候的催化,孕育出豐富多變的生態樣貌,這裡有著台灣僅見的熱帶森林,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,數量之多蔚為奇觀,也讓這裡成為著名賞鳥聖地;海底多采多姿的珊瑚景觀與種類繁多的魚種更是繽紛絢麗。


 
玉山國家公園
  www.ysnp.gov.tw
照片來源│交通部觀光局/ 陳芳宜/ 江麗雲/ 劉榮山/ 陳芳宜

以玉山為名,因歐亞、菲律賓板塊相擠撞而高隆,位居台灣中央,地跨花蓮、高雄、南投、嘉義4縣,為我國第二座國家公園。

主稜脈略呈十字形,十字交點即為標高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;園內超過3000公尺且名列「台灣百岳」的高山有30座,其中玉山東峰為陡立險峻的十峻之首,氣勢磅礡、雄偉壯麗,為典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。

園區內受高山深谷的極端地勢影響,氣候呈亞熱帶到亞寒帶垂直分佈,蘊涵豐富多樣的生態資源,面積雖僅為台灣的百分之三,卻包含了半數以上的原生動、植物,並具有清領時期所建歷史遺蹟八通關古道,而全區曾經是布農族生活的領域,故多舊社遺址和感人的抗日事蹟。


 
陽明山國家公園
  www.ymsnp.gov.tw
照片來源│交通部觀光局/ 許旭同/ 張一華/ 利勝章/ 李建仁

位在台灣北端,緊臨台北都會區,成立於1985年,面積約11455公頃,以大屯山火山群為主,這裡的火山活動持續了兩百多萬年,共形成了20幾座火山,包括錐狀、鐘狀的火山體、火山口、火口湖、堰塞湖、溫泉以及硫磺噴氣孔等,是個火山地形保持十分完整的國家公園。

受到緯度、海拔和季風等因素影響,植物相兼具高草原、矮草原、闊葉樹林、亞熱帶雨林、雨水生植物群落;而多樣的地形及繁茂的植被,更提供動物絕佳的覓食、活動和棲息場所,進而孕育豐富的動物群聚。

陽明山國家公園有別於其它國家公園的不只有火山地形、季風氣候,由於緊鄰人口稠密的台北市,這片山清水秀的園地,也扮演起「都會國家公園」的重要角色。


 
太魯閣國家公園
  www.taroko.gov.tw

成立於1986年,面積92000公頃,是一座三面環山,一面緊鄰太平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,由立霧溪貫穿其間,連接山海。也是我國第四座國家公園。

歷經立霧溪千萬年的下切侵蝕作用,及地殼不斷隆起上昇所造就而成的太魯閣峽谷。由於大理岩質地非常緻密穩定,河水下切侵蝕時,邊坡不易崩落,遂逐漸形成高聳直立、幾近垂直的U形峽谷,造就了世界級的峽谷景觀。

森林茂密原始,園區涵蓋海濱到高山的變化,高落差地勢造成亞熱帶到亞寒帶氣候垂直分布,滋養種類繁多的動植物,高山島嶼特性造就許多珍貴的特有物種。

園內蘊藏著史前遺址、太魯閣族文化及古道系統等豐富人文史蹟。其中最著名的是「富世遺址」,位於立霧溪溪口,屬國家第三級古蹟,在此發現直立於地表的單石,為距今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。

由於可及性高,而且人文資產豐富、地景變化十足,沿途景點多、步道便利,是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的理想場所。


 
雪霸國家公園
  www.spnp.gov.tw
照片來源│交通部觀光局/ 徐世榮/ 徐世榮/ 林振源/ 林瑞興

面積76850公頃,成立於1992年,地處新竹、苗栗、臺中三縣的交界處,是我國第五座國家公園,也是第三座山岳型國家公園。

境內高山林立,景觀壯麗,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51座,其中名列台灣百岳有19座,以雪山為中心,向四週輻射多支稜脈,層次分明,地勢崇峻,其中雪山與大霸尖山最具代表性。

高山上的雪霸國家公園,終年有著涼爽的溫度,因高山地形位置特殊,終年雲霧繚繞。園內複雜地形及多變氣候,使森林的組成和形相豐富多變,並保留了完整的高山生態系,加上台灣山薺等地質年代以來的稀有植物,及台灣櫻花鉤吻鮭紀錄著從冰河時期以來的點點滴滴,群山盡秀、地形稀罕、植群豐富、國寶魚棲息,以上種種大自然的奧妙讓雪霸國家公園更增添精采魅力。


 
金門國家公園
  www.kmnp.gov.tw
照片來源│交通部觀光局/ 徐世榮/ 徐世榮/ 張進翁/ 蕭綱侯

位在閩南沿海邊緣,面積3720公頃,明、清兩代,名將輩出,現代更經歷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砲戰,為妥善保護史蹟,於1995年成立國家公園,是台灣第六座,同時也是第一座以維護歷史文化遺產、戰役紀念為主,兼具自然資源保育的國家公園。

區內的地質屬於閩東變質岩帶中段,東半部以花崗片麻岩為主,西半部則是以紅土層為主體。

由於受到過去戒嚴以及戰地管理保護,區內仍保有許多原始的自然景觀。原生植物大約有400多種,鳥類則高達280餘種;其中以活化石「鱟」最為著名,牠存活在地球上已有3億年之久。

金門承襲了攸遠的閩南文化,聚落呈現小而樸實,又富涵典雅精緻的布局。除了聚落、建築之美,也保留了許多的歷史古蹟,地方信仰的風獅爺也相當有特色。揮別昔日戰火、彈如雨下的年代,現在的金門留下的是歷史的記憶和屬於金門的光榮與驕傲。


 
東沙環礁國家公園
  dongsha.cpami.gov.tw
       

成立於2007年1月,位於南海北端,介於香港、台灣與呂宋島間,為我國海域唯一發育完整的環礁,由於地理、生態特殊,擁有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,特別規劃為國家公園,範圍是以環礁為中心,加上環礁外圍12浬海域為界,海陸域總面積約為353,668多公頃。

東沙島古稱「月牙島」,景觀優美,有「南海之珠」的美譽,是環礁裡唯一常年露出海面的陸域,全島由珊瑚碎屑及貝殼風化形成獨特白沙地質景觀。

東沙環礁為一直徑約25公里的圓形環礁,海水落潮時,周圍礁台可浮現水面。底部坐落在大陸斜坡水深約300~400公尺的東沙台階上,包含有礁台、潟湖、沙洲、淺灘、水道及島嶼等特殊地形。

環礁外25公尺以深海底有古沉船遺蹟、熱帶珊瑚、熱帶魚群、棘皮動物、甲殼動物、底棲藻類、礁斜陡坡等構成豐富海洋文史生態廊道。


 
台江國家公園
  www.tjnp.gov.tw/
照片來源│交通部觀光局/ 蘇傳槐/ 陳滄海/ 吳宜玲

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,成立於2009年10月15日,位於台灣本島西南部,範圍涵蓋台南市,是全國第一個兼具歷史、生態、產業等資源特色的國家公園,規劃有生態保護區、特別景觀區、史蹟保存區、遊憩區和一般管制區等5種分區。

台江國家公園以開台歷史紀念地、自然生態與地理變遷及400年的漁鹽產業為特色,是鎮園3寶。園區內紅樹林生態完整,更是國內重要濕地聚集地,包含國際級濕地:曾文溪口濕地、四草濕地,以及國家級濕地:七股鹽田濕地、鹽水溪口濕地等。同時也是漢人立足台灣的起點,世界貿易史的重要轉運站,動物達128種,歷年記錄雁鴨等鳥類達303種,其中黑面琵鷺是鎮園之寶,沙蟹等蟹類達52種。


 
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
  www.marine.gov.tw/
照片來源│澎湖縣政府旅遊處

「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」是臺灣第九座國家公園,也是第二座海洋型國家公園。澎湖南方四島是由東吉嶼、西吉嶼、東嶼坪嶼、西嶼坪嶼,這四個較大島嶼及周圍小型島嶼與海域組成,生態資源珍貴且物種多樣性高,海域珊瑚礁生長茂密,媲美國際水準,瑰麗的珊瑚礁叢林是浮潛者的天堂。其中頭巾嶼高潮線以下的潮間帶,退潮時不必下水即可觀賞各式各樣美麗潮池生態,是難得一見的天然水族館。

來此處旅遊需珍惜海洋資源,不可踐踏珊瑚或帶走任何生物,要搭乘合法經營的交通船舶,同時不可下錨破壞珊瑚礁。旅客可觀賞國家公園的壯麗地質、親近珊瑚礁美景及底蘊深厚的人文資源,親自體驗這遺世獨樹一格的世外桃源。